科技成果轉化是落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關鍵,科技成果只有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才能真正實現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12月28日,山東大學、山東工研院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暨新商界校友走進山東工研院活動成功舉辦。商維高研院執行院長、山大新商界項目創建主任張文社,山東工研院副院長孟凱出席活動并致辭。山東工研院副院長王宇主持活動并介紹山東工研院科技成果,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張小帥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以"共融·共創·共興"為主題,旨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來自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行業的30余名企業家圍繞科技創新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分享實戰經驗、共話行業前景。
與會嘉賓首先參觀了山東工研院,深入了解了山東工研院的發展歷程、戰略定位、組織架構、業務領域等。隨后,前往山東工研院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實驗室參觀,了解封裝測試工藝及封裝測試流程。
在活動現場,孟凱致歡迎詞并介紹山東工研院的基本情況。
山東工研院以助推科技成果產業化為導向,布局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醫養健康及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領域,建立直屬研發中心,成立產業化公司,以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孟凱表示,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是推動產業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為生產力,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進生產線,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張文社在致辭中介紹了新商界高級管理項目發展的情況和本次活動的背景,簡單闡述了科技賦能型企業家學習平臺的整體規劃,并對山東工研院搭建科技成果和產業對接平臺表示感謝。他表示,未來將與山東工研院同頻共振,共同為新商界校友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助力賦能。
王宇介紹了山東工研院的科技成果,涵蓋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多個重點領域,高密度柔性可拉伸電極陣列、智慧醫療與精準正畸、綠色功能材料與低碳、特種功能晶體、MEMS傳感器應用、智能加掛機器人等技術更是在活動現場引發熱烈反響,與會嘉賓就技術特點、技術優勢、未來前景等互動交流。
在企業交流環節,與會嘉賓分別進行了自我介紹,分享了企業發展中的思考和經驗,并就如何解決企業發展瓶頸、如何以科技創新帶動企業轉型升級深入交流,并表達了與山東大學相關學院及專業合作的愿望。
本次活動促進了科技同發展對接、成果同產業對接,推動了山東工研院各直屬研發中心與企業的合作。未來,山東工研院將堅定不移地以硬科技、大平臺、強服務集聚創新資源,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同時,靶向發力、精準施策,解決技術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讓更多科技成果惠及企業,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