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學致和,行方思遠。一個人思維的深度,決定了他人生的高度。而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身。一個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力和競爭優勢,是企業的學習力;而企業學習力的表現形式,是管理者和員工的學習力。
認知的四個層次,看看你處在哪一層?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根據員工處在這些需求的不同層次,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從而使員工發揮出最大效能。 人的認知也一樣,在學習的過程中,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會觸發學習的欲望。 在山東大學的總裁47班課上,翟新兵教授講到這個觀點,觸發了同學們的思考…… 根據認知的特點,可以把人的認知分為四個層次。 一、不知不知 既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處在這個層次的人最為可怕,做事盲目,經常半途而廢是其特點,他的進步非常緩慢,常常自以為是,自以為非,感覺什么事都很簡單。 二、知我不知 既知道自己不知道,處在這個層次的人,為人謙虛,他知道自己不懂什么,知道這個世界的強大,開始敬畏生活,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和差距,開始懂得要通過學習改變自己。 三、知我知之 既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處在這個層次的人,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干好某一方面的事情。就像某領域專家、專業人士、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能力。 四、不知我知 這個層次的人,俗稱智者,他基本上看懂了這個世界,也熱愛著這個世界,他能夠整合各種資源為自己所用,在現實生活中,這類人往往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這樣的人,海納百川,虛懷若谷,淡定自若,胸懷天地,不恥下問,已臻化境。 一個人最難改變的,就是過往的經驗和認知。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和他成長的速度成反比。對于管理者來說,你必須擠時間讓自己飛速成長。 如何管理自己?通常分為五大點:心態、目標、時間、學習、行動等五項管理。積極心態、明確目標、管理時間、持續學習和快速行動,是世界上許多頂尖成功人士普遍具備的五個特質。 ▲課上同學與翟教授精彩互動▲ 本次課程《組織觀人學》的學習中,翟教授的分享讓同學們對自我管理、人性的分析及其組織運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大家對知人善任,有了更好的把握;如何管理企業組織、團隊,有了更高的認知能力。 選賢舉能,舉才為智。在中國領導絕對是一門藝術,隨著業務范圍、企業規模的擴大,對領導已經不能以指揮者甚至指導者的身份領導各類下屬,轉為靠文化的的認同,收益的分享以及合適的有效溝通方式。而熟識人性、方式得當、有效達成則成為領導必備的基本技能。
課后,同學們也紛紛分享了自己這幾天學到的東西,大家都受益匪淺,感悟頗深。走出辦公室,走進校園,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祝愿大家成為優秀的企業家,管理高手。